鸚鵡的身體語言(下)

雖然各個不同品種的鳥類對同樣的行為可能有不同的意義和解釋,但總括來說鳥類的基本動作及行為仍具相似意義。若你的鳥有以下所述的行為,請嘗試弄明白你的羽毛朋友想表達的事,並作出相應的行動及反應。

以鳥嘴互相攻擊/打架(Jousting/Beak Fencing)

對於某幾個品類的鸚鵡來說(特別是亞馬遜),以鳥嘴互相攻擊或打架被認為是鳥兒的發情行為;對於其他品種來說,可能只是玩耍的方式,或是小爭執的反應而已。有時候鳥兒會假裝攻擊對方及嘗試咬住對方的嘴部,這對鳥兒來說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而牠們亦似乎樂在其中。這種行為極少會導致受傷。

垂低頭部(Lowered Head)

若鳥兒把雙翼拉近身體、把頭垂低於棲木、有時更會微微點頭、整個身體往前伸、同時抖動或拍擊翅膀,表示鳥兒正準備飛起。當鳥兒要求主人的注意時便會出現這種行為,若你不予理會,牠更會嘗試飛向你。

飼養鸚鵡
飼養鸚鵡對於鸚鵡身體語言你知多少?

喘氣(Panting)

鳥兒喘氣表示牠的身體過熱、過勞或不舒服。若是不習慣飛行的鳥,首幾次飛行後亦會出現氣喘。若你發現鳥兒無端氣喘,確保鳥籠不是處於陽光長期直接照射的地點,並要為鳥兒提供大量新鮮清水。

梳理羽毛(Preening)

鳥兒經常整理羽毛以維持最佳狀態,動作包括以鳥喙把羽毛由頭到根部梳理一次,以拉直羽毛及進行清潔。有部份鳥種在尾下有油脂腺,鳥會把這些油抹在羽毛上,令羽毛防水及增加光澤。

鳥兒更會互相梳理羽毛,以及為同伴清除新羽的羽套,這是牠們建立關係的一項社交活動;有時鳥兒甚至會嘗試為鳥主梳理頭髮哩。

垂低翅膀(Wing Drooping)

這現象通常出現於尚未學懂緊疊翅膀的幼鳥身上;而剛沖完涼或被噴濕的鳥兒也會垂下雙翼以晾乾羽毛。若並非以上兩種情況,鳥兒可能是體溫過熱而嘗試垂下翅膀降溫、或可能是心情很差。如果鳥兒翅膀下垂及坐在籠底,則表示鳥兒生病了。

拍彈翅膀(Wing Flipping)

若鳥兒迅速拍彈一邊或兩邊的翅膀(會發出「啪」一聲),經常是為了表示牠的不滿或煩厭。另一個原因是翅膀的羽毛可能亂了次序,鳥兒藉著快速拍彈動作以理順羽毛。這時你可用手拿著鳥慢慢下降以鼓勵牠做拍翼動作,以協助牠理順翼毛。

翅膀及身體擅抖(Wing and Body Quivering)

擅抖的翅膀通常表示鳥兒正處於驚慌、緊張、不安或不信任的情緒。此時應停止進一步的接觸,同時以柔和及令鳥兒放心的聲線向牠說話以緩和鳥兒的情緒。若鳥兒全身擅抖,特別是下腹部,你可以看到下腹的羽毛在震動,表示鳥兒正調較身體溫度以適應環境中突如其來的氣溫轉變。

拍動雙翼(Wing Drumming)

拍動雙翅對鳥兒來說是很好的運動,鳥兒若是被關在籠中一段長時間,或是在早上首次被拿出籠外時,經常便會見到牠們拍翼。一般都會站在籠面拍翼,有時力度強大得足以讓牠們上升或起飛。有時鳥兒亦會藉著拍翼警告地盤入侵者,若入侵者不理會的話,必定會被鳥兒追著咬。

休息(Perching)

單腳站步:表示鳥兒覺得身處一個舒適及安全的環境。一隻安心的鳥兒睡覺時會把一隻腳縮起並藏於腹部,並擰轉頭部藏在背後的羽毛內。

蹲伏姿態(Crouch Stance)

鳥兒若是蹲伏著,壓低頭部並向前伸,尾羽如扇狀展開,身躺羽毛豎起,以及瞳孔不斷擴張縮小,表示鳥兒極為憤怒,這時候絕對不要接近鳥兒,因為這姿勢表示「我現在很憤怒;若你接近的話我會咬你!」

拼死反抗 (Defensive to the Death)

若鳥兒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但卻全無機會飛走或逃走,牠們會轉身躺在地上,雙爪及喙部張開預備噬咬。這行為表示「我跟你拼了!」,通常見於亞馬遜鸚鵡。

上下擺動尾部(Tail Bobbing)

鳥兒上下擺動尾部並不一定代表生病,有些鳥兒在說話及唱歌時也會擺動尾部;但若鳥兒在吸氣及呼氣時尾部有上下擺動,這就可能是鳥兒生病的徵兆了。

尾部如扇張開(Tail Fanning)

這行為是鳥兒想攻擊的指標,表示鳥兒很不滿、憤怒和煩厭,而且預備咬人。常見於鳥兒看到牠討厭的人接近鳥籠,或是鳥兒對於不斷重複的訓練覺得煩厭。

左右擺動尾部(Tail Wagging)

一般是鳥兒愉快的表示,例如看到喜歡的人(鳥主)或正進行牠喜歡的活動。

伸展(Stretching)

跟人類一樣,鳥兒有時會伸伸懶腰以鬆一鬆,這對於牠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牠們一整天都是站著。鳥兒會同時伸展翼和腳,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除肌肉疲勞。

寵物百科 整理

寵物百科發表。

繼續閱讀

鸚鵡的身體語言(上)

延伸閱讀

非洲灰鸚鵡-個性及訓練

如何訓練鳥寶貝

鳥兒溫暖過冬

幫鳥兒洗香香

參考資料

yam天空部落格

安姬★帕莎迪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