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天寒流來襲,可別以為鳥類身上有羽毛的庇護就不用注重保暖工作了!鳥兒的禦寒能力從身體的健康狀況、鳥的種類、年齡等都有影響。以下內容整理了鳥兒保暖觀念以及疾病發生的護理方式,趕快往下看吧!
鳥類疾病症狀及護理
1、採取應變措施
有人會覺得鳥長滿羽毛不怕冷,這絕對是錯誤的。每隻鳥都有個體差異,不同鳥種、生活環境、健康狀態、飲食習慣和年齡都會影響到鳥適應溫度的能力。
知識家:應該依鳥的狀況和溫度濕度變化去判斷採取適合的應變措施。
2、從羽毛來判斷
鳥兒冷的時候羽毛會膨起來,沒有足夠經驗的話可透過觀察鳥是否澎毛來決定要不要保溫了。但是無論如何,冬天絕對不可以放著鳥兒吹冷風。
知識家:鳥兒的保溫需求度,個體>群體;老幼>壯年;營養不足>飲食均衡;室外>室內。
延伸閱讀:幼鳥飼養:疾病及外傷護理
延伸閱讀:常見鳥疾病:鸚鵡熱症狀防治
3、立即做出處置
如果鳥兒的羽毛膨脹,將頭蜷縮在翅下,待在角落而且食慾減低,活力不佳時,就表示牠生病了,不要遲疑,要立刻為牠們做適當的處置。
知識家:一但發現鳥生病,請隔離和保溫,盡快送醫。
4、請獸醫師診斷
我們很難去診斷鳥兒內部的疾病,所以請專業的獸醫師為愛鳥做診療是必要的。一但確定牠感染了傳染性疾病,則鳥籠、飼料盒、棲木、玩具以及所有相關的東西都必須消毒。
5、鳥生病的徵兆
大多數的病鳥常出現的徵兆為眼睛無神或緊閉、嗜睡、羽毛蓬鬆凌亂、食量減少與體重減輕、拉肚子、肛門附近的毛沾大便等。
6、醫療籠的設計
生病的鳥兒最好放在一個特別的醫療籠中,醫療籠的設計要以能保溫為目的。添加葡萄糖、綜合維他命和均衡的電解質放至在鳥兒最喜歡的食物或飲水中。
延伸閱讀:養鳥飲食建議 疾病預防注意
延伸閱讀:餵養鳥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7、遵照醫生指示
所有的藥品和營養品要遵照醫師,甚至是製造廠商的指示使用。倘若您的鳥兒不吃不喝超過24小時的話,那麼每隔一小時就必須強迫灌食一次。
8、避免重複感染
醫療籠溫度要保持在29至32度,如果有必要的話,可在鳥籠前面蓋上一層棉被來保溫。鳥籠最好有底網可讓鳥兒的排泄物掉在底盤,這樣可以避免鳥兒重複感染。
9、查出鳥兒病因
一但鳥兒復原後,要慢慢將溫度降至室溫。要避免環境太潮濕或太通風,避免鳥兒在生病的同時又染上感冒。若鳥兒死亡,應請獸醫師做解剖以查出死因。
知識家:查明鳥兒死因,以後就可採取及時的預防措施了。
10、注意日常狀況
鳥是一種很會隱瞞病情的動物,因為在野外一旦表現出生病的樣子,很容易就成為獵食者的目標。當鳥很明顯表現出不舒服時,都已經很嚴重了。
知識家:每天要注意鳥行為、排便和食量是否有異,提早發現趁早處理。
延伸閱讀:幼鳥飼養與常見疾病防治
延伸閱讀:新手養鸚鵡常見疾病及治療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