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要幼鳥健康成長,堅持每天觀察幼鳥的情況是不能少的,雖然幼鳥按正確方法飼養下,得病機會比較低,但有些疾病還是比較容易發生的,所以,適當了解疾病,及時採取措施。
幼鳥飼養需注意事項
1:飼料:飼料的調配,是籠養鳥能否適應人工飼料的關鍵,尤是幼鳥。按虎皮鸚鵡的生長發育需要,配製成雛鳥的飼料。小米50% 綠豆粉10% 熟雞蛋10% 青菜20% 骨粉10%
2:保暖:當幼鳥離開親鳥入籠的第一星期,應當注意幼鳥的保暖措施。正羽前期的幼鳥,它的各部位尚未發育健全,還不能調節體溫;在原鳥巢裡,依靠親鳥的體熱給予保暖;尤其晚上與清晨。因此,在人工飼養幼鳥時,環境溫度不宜低於35度。
3:濕度:要注意虎皮鳥籠、巢室和環境的干燥,打掃籠子時,一般不用水泡,鳥籠應經常放在太陽下曬一曬。環境要有良好的通風,尤其黃梅季節要乾燥,如果幼鳥在濕度大的環境中生活,不但生長會放緩,且會有助於蟎的寄生及其他疾病的誘發。
4:衛生:要注意日常衛生,尤其要注意飼料的新鮮,此外,注意食缸、飲水缸及雜食缸的清潔。每天要洗鳥籠與食具。飲水不能讓糞便污染,保證清潔衛生。只有加強飲食衛生與環境清潔,才能有利於幼鳥健康成長
幼鳥常見疾病及處理辦法
1、素囊炎、消化不良
患病表現為:嘔吐,拉稀,精神差,無食慾,鳴叫弱,羽毛蓬鬆,身體無力,部分會出現口部有異味傳出,觸摸素囊,素囊內有硬物,或者食物超過24 小時仍然不能消化。
解決辦法:先停止餵食,若素囊內還積存食物,就小心使用長嘴針筒,往素囊內灌小量生理鹽水,並輕輕按摩素囊,讓食物變軟,再用針筒將素囊內積存食物抽出。
日後採用葡萄糖+電解質+先鋒4 混和後餵服幼鳥,取代以前的流質餵食,一天餵食4 - 5 次,其中藥物一天2次。若素囊內無積存食物的,就只需用葡萄糖+電解質+先鋒4 混和後餵服幼鳥,餵食量和藥物跟上面一樣。
康復特徵為:幼鳥精神轉佳,鳴叫恢復正常,精神活潑,這時候可以適當嘗試餵較稀的流質,看看消化情況和糞便情況,若已經正常,那麼可以逐步恢復流質餵食。不過主人切忌心急,一般有素囊炎的個案,起碼7-10 天以上的治療才開始見效的。
2、嘴尖、指甲、皮膚流血
處理辦法:這些問題也比較常見,遇到這些事情不用慌張,應該把幼鳥取出,檢查傷口傷勢,若只是小量流血的,用雲南白藥覆蓋傷口止血即可,一般2-3 天就能完全康復。皮膚受傷的,例如眼部附近等比較重要的地方,就要小心發炎問題,只要不發炎結痂的,就可以了。
3、幼鳥的跌撞碰
處理辦法:幼鳥學飛或者頑皮,經常會出現跌撞碰的情況,當幼鳥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
♥先把幼鳥扶起,小心輕柔的檢查受力的地方有否骨折、扭傷,再精神情況如何,如果精神情況佳,精神活潑的,一般不用擔心;
♥若出現骨折扭傷的,應該按一般外傷處理方法處理骨折和扭傷
♥若幼鳥反應遲鈍,但沒有明顯外傷的,可能是撞暈了,應該把幼鳥放回去籠子,做好保溫,讓幼鳥休息一段時間再觀察,
♥若無法弄清什麼原因,每天雙腳全部塗正骨水,並餵服小量雲南白藥,後來5 天后,腳部恢復知覺, 25 天后,腳部基本康復,能站立。
4、幼鳥遭蚊子叮咬
幼鳥由於還在發育,有些皮膚未能完全被羽毛覆蓋,或者動作比較慢,有時候會受到蚊子叮咬,遇上這些情況的主人,
♥為幼鳥做好防蚊措施,一旦被叮咬,只要咬的地方不是眼睛,而且沒有發炎情況的,一般不用擔心, 2 - 4 天會消失的。
♥適當塗小量氯黴素眼膏在叮咬處。若叮咬在眼部的,那麼就比較麻煩了,要仔細留意發炎情況,在傷口處塗氯黴素眼膏,份量盡量要少,如果能控制發炎就最好了,不能控制的,只能尋找獸醫協助。
♥要特別提醒各位鳥友的是,鸚鵡要提防鼠患。
資料來源:鸚鵡世界 百度空間 青鳥
寵物百科 整理
寵物百科發表。
延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