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2 月 貓咪寄生蟲種類及傳播途徑
導讀:主人們要注意囉!平時不只要幫家中的貓咪洗澡梳毛,也要注意貓咪的皮膚有無異狀。貓咪寄生蟲種類多,而台灣的環境又剛好適合這些病媒孳生,因此除了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之外,也要多加注意貓咪有無異狀。
一、貓咪寄生蟲的分類介紹
1、絛蟲如芝麻粒
是貓的一種很常見體內寄生蟲。得了絛蟲病的貓,會在糞便中找到排出的脫落節片,一般外觀多為黃白色,形如芝麻粒大。
2、蛔蟲病人畜通
是人、畜、獸共患的一種寄生蟲病。病貓會逐漸消瘦,腹圍增大,發育遲緩,嘔吐,異嗜,大量感染時引起腸阻塞、套疊,甚至腸穿孔。
知識家:蛔蟲幼蟲經過肺,有呼吸系統症狀,咳嗽,嚴重時呼吸困難,表現為肺炎。
3、鉤蟲病危害大
蟲病對貓的致害較嚴重,一般而言對貓具感染性的有狹頭鉤蟲、管狀鉤蟲和巴西鉤蟲等。鉤蟲在貓小腸內產卵,隨糞便排出體外,約經一周左右發育並蛻化成感染性幼蟲。
知識家:是貓常見的體內寄生蟲病。以貧血、消化紊亂及營養不良為主要特徵。
4、貓弓形體疾病
是由弓形體原生動物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多種動物與人也可感染此病,貓感染弓形體後通常不發病,幼貓或處於應激狀態時,則可急性發作。
知識家:表現為體溫升高,下痢、呼吸困難和肺炎,有的出現神經症狀。
幫貓咪洗澡梳毛,也要注意皮膚有無異狀。
5、疥蟎劇烈搔癢
疥蟎寄生於貓的皮內而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發生在貓的耳、面部、眼瞼和頸部等,患部劇烈瘙癢,脫毛,皮膚發紅,有疹狀小結,表面有黃色痂皮。
知識家:嚴重時皮膚增厚,龜裂,有時病變部位繼發細菌感染而化膿。
6、耳癢蟎耳發炎
耳蟎寄生於貓耳的皮內所引起的一種常見寄生蟲病,症狀是煩躁不安,搖頭,奇癢,常用爪抓搔癢處,耳發炎、出現血腫或出現過敏反應,有滲出液流出。
知識家:在外耳道可見厚棕黑色痂皮。
7、跳蚤分泌毒素
由跳蚤叮咬、吸血,同時分泌毒素,影響血凝,造成奇癢,干擾睡眠和休息,使貓咪煩躁不安,時間長了會嚴重影響其體質。
8、蝨子吸食血液
蝨子有分吸血屍與咀嚼蝨,吸血蝨不僅吸食動物的血液,也還會吸食人類的血液。通常寄生於貓的皮膚,會引起皮膚發炎、脫毛,貓咪因瘙癢而煩躁不安。
二、貓感染寄生蟲病途徑
1、通過生肉感染
吃生肉的貓咪非常容易感染上寄生蟲,尤其是容易感染弓形蟲。貓咪通過進食感染了寄生蟲的動物的肉,從而感染寄生蟲。
2、通過蟑螂感染
如果家居環境不算很衛生,家中有蟑螂的話,即使貓咪不吃生肉也是會有感染寄生蟲的危險的。因為蟑螂身上有許多病菌,在家中活動時易感染貓咪。
3、蚊蟲叮咬感染
夏天的時候,正是蚊蟲滋生的「旺季」,而討厭的蚊子不僅會傳播瘧疾等疾病,也會傳播寄生蟲。因此要注意居家環境有無積水和病媒孳生。
4、蟲卵土壤傳播
許多人在家裡不只養貓,還會重些花花草草,而貓咪對植物也是非常有興趣的,但是除了有些植物會對貓咪產生危害之外,也要注意花草、土壤上的蟲子。
5、主人衣物傳播
通常主人回家,貓咪一般都會親熱的迎接,並通過嗅聞主人衣服和鞋子的味道來得知今天主人又去了那些地方做了什麼。而主人的衣服和鞋底往往攜帶著「臟東西」。
知識家:尤其是有餵食流浪貓習慣的貓咪家長。
6、口及皮膚感染
貓咪吃食或飲水時吞了感染性蟲卵或幼蟲或吃了帶有幼蟲的傳遞宿主,如蟑螂;感染性幼蟲直接穿透貓咪皮膚,鑽入其體內,移形到寄生部位寄生,如鉤蟲幼蟲。
7、母體有寄生蟲
幼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蛔蟲和鉤蟲。還有可能通過乳汁傳染給哺乳期的仔貓,如弓漿蟲。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懷孕的貓媽媽要先做檢查和治療。
三、預防貓咪寄生蟲疾病
1、防體內寄生蟲
清潔貓咪的居住、飲食、排泄等生活環境衛生,盡量不放養;不給貓吃生食;定期給貓吃驅蟲藥或打驅蟲針;對感染體內寄生蟲的貓,要及時進行治療。
2、盡快隔離治療
保持貓咪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定期檢查。如果貓咪身上發現了寄生蟲,應盡快治療並和其他貓咪隔離。治療方法一般是塗抹或噴灑藥物,或進行全身性的藥浴。
寵物百科發表。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