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愛貓人士,過度疼愛反而會造成貓咪的壞習慣,如主人在吃東西同時也會給予愛寵餵食,這樣不定時的餵食,易造成貓有挑食的習慣,也易肥胖。關於貓常有那些壞習慣,與如何糾正,以下文章一起了解。
一、糾正貓習慣與飲食
1、肥胖貓貪食症
是指貓貓對食物的攝入量太多而引起的貓體肥胖,可以通過飢餓療法或減食療法來為貓減食減肥並達到正常狀況。
2、厭食症拒飲食
厭食症是貓食慾缺乏的表現,表現為拒絕攝食某些或某一特殊食品,厭食容易造成營養攝取的不平衡,從而導致貓的肌體功能紊亂或失調,因此需採取醫療措施來救治。
3、異食癖亂飲食
異食癖屬於一種非正常的攝食行為,主要表現為攝取正常食物以外的物質。見貓有異常攝食行為時,立即向其噴水,貓受到突然襲擊時會馬上逃走。
4、糾正亂吃植物
貓可能成為室內植物的敵人。它可能會嚼掉葉子和花,刨開泥土,把花盆當廁所。為貓準備一盆草,或是在室內植物上噴灑稀釋的檸檬汁,因為貓討厭檸檬汁。
5、糾正貓愛破壞
貓本能地需要抓東西來鍛煉爪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您應該允許貓抓壞您最喜愛的新沙發。給於貓玩具或抓棍,這都可以滿足貓咪喜抓的需求。
專家提醒:當貓使用抓棍時,應加以表揚和撫愛,發現抓其他東西時,迅速加以糾正。
6、糾正貓愛亂尿
有些貓常在房屋的牆壁、衣服、電冰箱、收錄機、書櫥、主人的床、廚房用具等上面噴灑尿液。這是貓的一種圈地行為。未去勢的貓的這種行為比去勢貓更嚴重。
專家提醒:每當養貓者發現貓噴灑尿液時,就立即用水槍向貓噴水,因貓怕水,這樣久而久之可糾正這種異常行為,主人需適當教育,不要過份噴水。
延伸閱讀:貓咪攻擊行為 飼主如何糾正?
延伸閱讀:貓咪愛亂尿 訓練上廁所有方法
二、培養貓好飲食習慣
1、幼貓飲食方法
幼貓生命的前幾週完全依靠母乳,無需另加食物。這一時期,理想的生長率應為每週100克。但由於營養、品種及母貓體重的影響,不同個體間存在很大差異。
(1)幼貓生後三週
出生後三四周~2.5個月每日4~5次。乾燥的貓食可以用熱開水及貓用乳調配之後給貓食用,在斷奶期剛過時少量給予,並增加次數。有些貓攝取牛乳會腹瀉,因此要使用貓專用的乳。
(2)貓生後二個月
出生後2.5個月~6個月每日3次。直接給予乾燥的貓食,而且一定要隨時將新鮮的水擺在旁邊,讓它能夠飲用。出生後6個月至成貓每日2次。
延伸閱讀:貓咪磨爪原因及抓耙訓練
延伸閱讀:貓咪抓咬人:行為分析及糾正辦法
2、改變飲食習慣
改變貓咪的飲食習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大約一周左右的時間。先將它愛吃的東西弄碎,再將新的食物以1:6的比例,新食物1:它愛吃的6,混合在一起。
專家提醒:每天減少20%舊食物量,填充進新食物,依次類推,第七天可全餵新食。
3、定時定量餵食
定時餵食可使貓胃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更有規律,加強饑餓感,對採食和消化吸收大有益處,更有利於生長發育。不規律餵食會造成餵量難以控制,還會打亂消化吸收。
4、不縱容貓貪吃
不要縱容貓養成貪吃肉的習慣,全吃肉會使小貓消化不良、難以吸收導致腹瀉。選用比瑞吉貓糧會好一些,比瑞吉貓糧是天然貓糧,有多種營養元素。
5、少量多餐餵食
對於幼貓的消化功能較弱,不能一次接受較多的食物,應少食多餐,每天飼餵3-4次。飼餵量要相對穩定,不可時多時少,防止吃不飽或暴飲暴食。
延伸閱讀:貓愛生氣有道理 9大行為不要犯
延伸閱讀:貓咪挑食厭食 糾正進餐習慣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