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鳥兒高聲吟唱是天性,但是當鳥類不再吟唱而是瘋狂的大吼大叫,那對主人和鄰居來說可就不太妙了。只要事先搞清楚為何鳥類會大叫,才有辦法去改善和訓練。以下提出了鳥禽尖叫的常見原因及如何訓練改善。
一、寵物鸚鵡會叫是天性
1、溝通聯絡感情
鸚鵡叫聲是牠們的溝通工具。在野外,鸚鵡大多為群居的方式一起生活,牠們利用不同的叫聲來提醒同伴各種危險及連絡感情,甚至用於辨識自己的家人和族群。
2、呼叫同伴行動
由於野外的鳥群通常是一起出外覓食,一起回固定的場所休息,因此通常會在清晨及傍晚的時候大叫,以便呼叫所有的同伴一起行動。而人工繁殖的鸚鵡仍然俱備這種天性。
延伸閱讀:新手養鸚鵡常見疾病及治療
3、了解挑選叫聲
先瞭解鳥叫聲的音量程度及對周遭鄰居可能造成的影響,再決定要飼養那一種鸚鵡,不要只是單純因為牠的外型討人喜歡。否則,你就必須將它訓練成比較不會亂叫。
4、鸚鵡大叫原因
(1)清晨與傍晚呼朋引伴之外
(2)肚子餓的時候,鸚鵡有時會為了提醒你給牠食物而叫。
(3)寂寞無聊的時候。鸚鵡有時會為了找你陪牠玩而叫。
(4)害怕受驚的時候。鸚鵡有時會為了降低自己的害怕或者受驚而不由自主的大叫。
延伸閱讀:鸚鵡修剪羽毛 好處及方法解析
延伸閱讀:鸚鵡也有壓力?從行為看端倪
5、大聲並非大叫
有些鳥的叫聲非常大聲,但並不是在狂叫。那可能只是他們自然的聲音。他們是鳴唱類的生物,可以預期他們會熱切的鳴唱以迎接日出及日落。
6、被忽略或餓了
他們在吃東西之前也會吵鬧,而如果飼主外出工作,家裡整天沒人,那當你到家時,牠們也會開始吵鬧。讓你知道牠們餓了,被忽略了!
7、同伴離開視線
當鳥兒的同伴離開了牠們的視線,牠們會直覺的呼叫自己的同伴。當牠們和伴侶分開時,鳥兒常會變得瘋狂而大呼小叫。
延伸閱讀:鳥換羽期調理法 寵物脫胎換骨
延伸閱讀:飼養鳥兒日常護理及注意
二、鸚鵡鳥不亂叫訓練法
1、接受基本訓練
讓鸚鵡站到你的手上,而且要一直換手,讓牠練習往上爬,這樣可以建立你支配的地位,就像是群體中的領導者。地位在鳥世界裡有很重要的相互作用。
知識家:如果鸚鵡在家裡擔當老大,那將可能在某方面失去優勢地位。
2、建立互動習慣
鳥兒是有習慣性的生物,有別以往的行為會讓牠們緊張和覺得不安全,當牠們有這類感覺時,牠們會更依賴主人的陪伴。一天中短暫的時間陪他們,會比一次延續幾小時遊戲好。
3、修改自身行為
不管是斥責、移動籠子、或匆忙確保牠們沒受傷,對牠們來說都像是一種獎勵。因為鳥兒知道你對尖聲叫喊的反應! 有時,當他們開始狂叫時,有人會迅速且安靜的放一塊透明的罩子在籠子上。
知識家:等他們一安靜下來,必須馬上把透明罩拿開。
4、動作必須聯想
若把罩子放太久,牠們就不會把狂叫的行為和罩住牠們的舉動聯想在一起。假如這個透明罩無法讓鳥兒安靜5分鐘,那這個罩子的功效可能不足,讓牠們以為得到你的注意。
5、學會積極反應
必須讓你自己學著當鳥兒安靜乖巧時有積極的反應。每當你走過籠子時,如果鳥兒正在狂叫,就故意忽略牠們。如果鳥兒很安靜時,就停下來,並稱讚牠們好乖好棒,
知識家:不要給鳥兒額外的出籠時間,否則可能也會造成狂叫問題。
延伸閱讀:鸚鵡籠養鳥 飼養訓練及管理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