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狗的攻擊性對於其他生物來說相當危險,牠們會狂吠、撕咬,可能還會撲過去襲擊,而這些都是犬類與生俱來的動作。為什麼狗會攻擊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主人?當牠們有這些行為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狗狗攻擊的重要因素
1、把自己當老大
狗狗會出現攻擊的行為時,有可能是因為狗狗覺得自己是最大的,牠說了算,沒有人可以命令牠,這是最常見的爆發性攻擊的原因,通常會特別針對某些家庭成員或動物。
2、視為自家地盤
狗狗本來就有看家的本領,因此地域性強烈的他們,對於陌生人侵入牠們的領地,正常而言都會有攻擊性的行為,但若這種意識過強,造成他人不便,便須予以糾正。
3、由於過於害怕
當膽小的狗狗在人類或是動物靠近時,可能會因為恐懼而發起攻擊,尤其當狗狗被逼到一個無處可逃的角落時,或是主人打算要用可怕的懲罰來懲罰狗狗的時候,狗狗就會攻擊回去。
延伸閱讀:狗狗攻擊行為 主人糾正及應對
二、面對具有攻擊性的狗
1、不可過於驚慌
不論是狗狗或是其他動物,牠們都可以感受到你的慌張和恐懼的情緒,當你表現出慌亂的行為時,會讓狗狗覺得自己佔上風,對於進攻更有信心。盡可能冷靜才能減少被攻擊的機率。
2、不要直視眼睛
當狗狗具有攻擊性的時候,千萬不要跟牠們對到眼,否則會讓狗狗覺得你對牠們造成威脅,如此一來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的泥淖中。
3、給予咬的東西
給狗狗可以咬的東西,讓牠們轉移注意力,這樣在牠們想要繼續嚇阻你的時候,就可以丟一下身上有的隨身用品給牠,這樣可以增加自己逃跑的時間,是個值得參考的方法。
4、嚴禁拔腿就跑
很多人在看到狗狗衝向自己的時候,第一個反應都是拔腿就跑,這樣的行為,會讓狗狗發揮追捕獵物的本性,不但自己脫不了身,反而更讓整個情況火上加油。
延伸閱讀:與狗親近11原則 防陌生犬攻擊
三、被攻擊後的事後處理
1、注意任何傷口
如果不慎被狗狗咬傷,一定要仔細檢查全身,並正確的處理傷口,即便是很小的傷口都有可能引發感染。若傷口較大,或是過去五年內沒有注射過破傷風疫苗,建議看醫生做檢查。
2、持續觀察傷口
傷口並不是包紮完、做完檢查後就沒事了,一定要細心照顧,並切觀察傷口的情形變化,一般而言傷口會漸漸自動癒合,如果傷口沒有改善或持續紅腫,可能就要再看醫生。
3、撥給相關部門
若攻擊你的是條流浪狗,相對地牠也可能攻擊其他人,在不知道狗狗是否有狂犬病的前提下,打給管理部門讓他們處理,除了避免其他人受到攻擊,也可以讓狗狗接受疫苗檢查。
延伸閱讀:狗狗攻擊行為糾正及處理
寵物百科發表。
圖片來源:http://goo.gl/UFle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