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肢體語言 表達及暗示行為

導讀:不是指有貓咪、狗狗會透過肢體語言表達情緒和想法,其實鳥類也會喔!大多數人以為鳥兒不太與人溝通,甚至不會與人互動,以下內容整理出鸚鵡鳥常見的身體語言,讓您了解寵物鳥也能不用言語來傳遞訊息。

一、鸚鵡常見的身體語言

1、瞳孔不停收縮

若鳥的瞳孔不斷在擴大收縮,可能代表有攻擊的意圖、或是處於興奮、緊張或開心的狀態。應細心留意其他行為以找出真正的原因。

2、吠叫顯示地位

就算在沒有養有狗的家,有些鳥兒亦可能學會「吠叫」,特別是興奮時、無聊時自言自語、對家中或籠內其他鳥兒顯示其領導地位時也會發出吠叫聲。

知識家:咆嘯是鳥兒準備攻擊的其中一個指標,有時會同時跟收縮瞳孔及鬆起頸後羽毛等動靜同時出現。

3、低嗚表示滿足

鸚鵡低鳴與咆哮聲相近,但鳥不會同時收縮瞳孔,身體姿態是放鬆的,羽毛會鬆起,這表示鳥兒正處於滿足的狀態。

鸚鵡肢體語言
大多數人以為鳥兒不太與人溝通,甚至不會與人互動。

4、急速擺動舌頭

急速擺動舌頭以抵著鳥嘴,並發出拍嗒聲音,一般來說代表鳥說:「我很友善, 我不會傷害你的。」這種邀請行為在巴丹鸚鵡及玄鳳中很常見。

延伸閱讀:鳥類說話訓練 鸚鵡表演模仿秀

延伸閱讀:鸚鵡咬人原因及改善訓練

5、發出尖銳聲響

以鳥嘴發出一種尖銳、持續的「拍嗒」聲音,通常會同時伸長頸部,有時甚至會提起一隻腳,表示牠正在保衛自己的地盤或擁有物,並嘗試趕走入侵者。

6、鳥兒壓磨喙部

與幼童磨牙的聲音相近,是鳥兒磨壓上下喙部而發出的聲音,這動靜表示鳥兒覺得安全和滿足,通常會在鳥臨睡前、甚至睡眠中也會聽到。

7、出現揩擦鳥嘴

若鳥兒在獨處下擦嘴,可能是要把黏在鳥嘴上的東西擦走,或是利用擦嘴取代其攻擊行為。取代攻擊行為是鳥兒行動在被限制的情況下,以鳥嘴揩擦其他物件以表達不滿。

知識家:若在場有其他鳥兒,鳥兒會以揩擦鳥嘴這動作警告入侵者已經侵犯了牠的地盤。

8、幼鳥咬人探索

幼鳥來會經歷「幼齒期」,在這期間牠們會以鳥嘴接觸及探索所有物事。鳥嘴內外都充滿了敏感的神經末梢,用以體驗觸覺、質地、味道、物件彈性等資料。

延伸閱讀:改善鸚鵡飲食習慣的方法

延伸閱讀:鸚鵡幼鳥訓練和常見問題

9、成鳥咬人行為

鳥兒咬人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牠覺得受威脅、受驚或被威嚇。在發情期間、保衛鳥巢、或鳥主做了一些鳥兒不認同的行為時也會以咬人來表示不滿。

10、鳥兒唱歌說話

當鳥兒覺得安全、適舒和高興時便會出現吹口哨、唱歌、說話等行為,一般來說會在早晨日出或黃昏日落時出現,但若鳥兒覺得心情特別好時也會聽到!

11、打噴嚏有原因

引起鳥兒打噴嚏的原因跟人類一樣:因為灰塵、鼻癢、被細小的昆蟲進入鼻腔或吸入絨毛等等。但若鳥兒同時打噴嚏及流鼻水,就要立刻帶鳥去看獸醫了。

12、反芻表示親密

若鳥兒反芻時有人類在旁邊,表示鳥兒選擇了你作為牠的伴侶,牠要給你餵食!有時鳥兒會對最喜歡的玩具或物件做同樣的反應,而一對感情好的鳥兒亦會互相反芻餵食以表示親密。

知識家:同樣鳥兒亦以此方法餵飼雛鳥。

延伸閱讀:教鸚鵡說話訓練方法及步驟

延伸閱讀:如何區別鸚鵡打瞌睡或生病了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