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養寵物的主人們,應該對一些常見傳染病有ㄧ些了解,當時小編也有一隻心愛的貓咪,不了解知識,最後因為心絲蟲症走了,所以小編在這提醒各位大大養寵物是可以提早做預防,遇到不對勁的症狀要馬上做治療。
一、一般疫苗所能預防的疾病
1、 犬類瘟熱麻疹
病毒存於患犬的分泌物中,經由空氣傳播或接觸傳染,常見症狀有厭食、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流眼淚、結膜炎及畏光,眼鼻分泌物成黃色黏狀、腳墊變硬、嘔吐、血便,最後出現步態不穩、哼聲、抽搐等神經症狀。
2、 小病毒腸炎症
任何年齡皆可能感染,由含病毒的糞便經口感染。常見症狀有厭食、沈鬱、發燒、持續性的嘔吐、下痢、排出惡臭的血便、脫水、腹痛,嚴重者可能死亡。
3、 傳染性氣管炎
病毒或細菌通常存於患犬的分泌物中藉由空氣散播,常見症狀有突發性咳嗽、乾咳、輕微水樣的眼鼻分泌物,嚴重者可發展成細菌性肺炎,出現厭食、沈鬱、發燒等症狀,最後可能致死。
4、傳染性犬肝炎
由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而感染,症狀有厭食、沈鬱、發燒、嘔吐、下痢、腹痛、黃疸、出血斑、結膜炎、畏光、眼分泌物增加。
5、鉤端螺旋體症
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經口或皮膚黏膜直接侵入動物或人體中而感染,症狀有厭食、沈鬱、發燒、嘔吐、肌肉疼痛、脫水,有些會急性死亡,急性腎衰竭而致無尿或寡尿,急性肝衰竭而致黃疸及黏膜出血。
6、防止貓咪瘟疫
以接觸傳染為主,也可經由吸血昆蟲或蚤類傳染,症狀有厭食、發燒、嗜睡、嘔吐、腹痛、水樣下痢或血痢,最後因嚴重脫水及電解質的不平衡,以及白血球減少所引起的二次性細菌感染而致死。
7、卡里西病毒症
主要為直接接觸患貓之眼、鼻或口分泌物而感染,症狀有厭食、沈鬱、發燒、眼鼻水樣分泌物、結膜炎、打噴嚏、口腔潰瘍、牙齦炎、口炎、流涎,有些則有關節及肌肉疼痛而跛行的症狀。
8、貓披衣菌症狀
以直接接觸患貓之眼、鼻或口分泌物而感染,症狀有結膜炎、眼瞼水腫、眼鼻水樣分泌物、打噴嚏、咳嗽及輕微的間質性肺炎。
9、貓咪的白血病
直接接觸口鼻分泌物而感染,也可經由胎盤及乳汁感染幼貓,症狀有厭食、體重減輕、貧血、發燒、嘔吐、下痢、呼吸困難、咳嗽、肝腎衰竭、角膜炎、神經症狀等等,且會引發免疫抑制的作用,造成二次性的感染。
延伸閱讀:貓咪腸胃炎:症狀防治詳解析
延伸閱讀:養貓必備藥品及意外防護
二、尚無有效疫苗傳染病
1、貓免疫不全症
經咬傷由唾液傳播,因此成熟公貓發生率較高,症狀有體重減輕、衰弱、發燒、淋巴結腫大、貧血、慢性復發性的細菌感染,有口炎、牙齦炎、鼻炎、肺炎、結膜炎、腸炎、皮膚炎及泌尿道感染。
2、傳染性腹膜炎
經由直接接觸糞尿及口鼻分泌物而感染,也可經由子宮感染,症狀有厭食、嗜睡、體重減輕、發燒、嘔吐、黃疸、心律過快、呼吸困難、貧血、胸水、腹水、葡萄膜炎、眼前房出血、網膜出血、血管周圍炎、神經症狀,如步伐不穩、歪頭、抽搐。
延伸閱讀:養貓必讀 夏季貓咪餵養護理要點
延伸閱讀:認識貓咪病狀
三、可口服藥物預防治療疾病
1、犬心絲蟲症
感染後寄生於犬的肺動脈及右心室。經由蚊子叮咬傳播幼絲蟲而感染,症狀有厭食、沈鬱、咳嗽、呼吸困難、運動耐力降低,嚴重時出現昏厥、咳血、鬱血性心衰竭、肝、腎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2、寄生蟲感染
● 絛蟲:經由跳蚤傳播,大量寄生時會造成營養不良、消瘦,蟲體阻塞腸道引起腸胃疾病。
● 蛔蟲:吸取營養,引起消化障礙、神經症狀及其他疾病。可由胎盤及經口感染,常見腹圍膨大、嘔吐、下痢、營養發育不良。
● 鉤蟲:症狀以消化障礙、消瘦、貧血、黏液血便、嘔吐、下痢及神經症狀為主。
● 鞭蟲:經口感染。幼犬感染後可致發育不良、貧血,寄生數目多時,黏膜血管受損造成頑固下痢及排血便、盲腸炎和結腸炎。
● 球蟲:經口感染,症狀為厭食、下痢、貧血、脫水、消瘦、失去活力,幼犬常因嚴重下痢及腸炎而死亡。
延伸閱讀:幼貓照顧要注意哪些疾病?
延伸閱讀:新手養貓注意事項?養貓須知
文章部分摘自太平洋女性 寵物中國 豆瓣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