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面情侶鸚鵡(學名:Agapornisroseicollis)為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在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故又稱為“愛情鳥”。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臘白色,眼睛黑色。在人工飼養的培育下,有了很多不同羽色的品種。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
在野外,該鳥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
桃面情侶鸚鵡是國內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也是體型最大的愛情鳥(體重約50至60公克),有各式各樣不同色系的變種,也是一般入門者最常選購的鳥種之一。叫聲不大但尖銳,個性十分活潑,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行動很敏捷,在野外共有2種亞種。
桃臉情侶鸚鵡 – 平均壽命:約10-15年
桃面情侶鸚鵡 – 習性
桃臉情侶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m以下的干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干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範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一般都是5至20只左右一起活動。
但在覓食時與至水源地喝水時會數百隻聚集,雌雄鳥甚至有家庭觀念主要食物為種子,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天氣冷時會數只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通常築巢在岩石裂縫中或占據別種鳥的巢。
桃臉情侶鸚鵡十分親近人,喜歡給人搔癢,又喜歡站在人的手、膊和頭上。它們個性活潑,對新的事物十分好奇。惟領域性強,難與其他族群和平共處。
桃面情侶鸚鵡 – 生長繁殖
在2-3月及4-10月會進入繁殖季,僅母鳥孵蛋,窩卵數約4-6顆;人工培育出的桃面愛情鳥變種非常的多。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牠們使用,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顆蛋,每隔一天下一顆蛋,一窩約產4-6顆蛋,在6、7天后即可檢查蛋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35天后幼鳥羽毛長成,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後的期間宜提供營養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最佳天數約10 -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
繁殖方法:在籠內添置(15X15X20cm)巢箱和墨魚骨/鈣塊,雄鳥在交配前會頻頻吐餵食物給雌鳥。交配後,雌鳥會在巢箱內生蛋(約5枚),經過約28天的孵卵期,雛鳥會破殼而出,再經35至42天,雛鳥長齊出羽毛就會學飛。如想人工哺育,最宜在雛鳥破殼15天左右將它移離父母以人手餵哺。
雌雄鑑別:雄鳥外觀頭圓,後腦頭骨突出(俗稱後勺),面部紅色深於雌鳥(白臉類沒此特徵),眼睛大而園。雄鳥站姿較直立,動作靈活。
發情時臉部紅色羽毛變得異常鮮豔(白臉類沒此特徵),在棲槓上快速頭尾相調(俗稱轉圈),用左、右爪輪換撓自己的喙,頭上下晃動,從嗉囊中返出半消化的食物(俗稱漾食)去餵雌鳥,對雌鳥做出快速張開、閉合翅膀的舉動,意在引誘雌鳥交配,但尾羽不上豎。
雌鳥外觀頭的前後距離長,面部紅色淺於雄鳥(白臉類沒此特徵),眼睛較小。雌鳥站姿不如雄鳥直立,動作笨拙。
發情時臉部紅色羽毛變得異常鮮豔(白臉類沒此特徵),眼睛半合半閉,顯得睡眼惺忪,站在棲木上仰頭刺耳的單聲連串鳴叫,常到雄鳥嘴邊乞討食物(俗稱接食),開始尋找營巢材料營巢,對雄鳥做出身體下匐張開翅膀尾羽上豎的舉動,表示接受交配,到這個階段雌鳥為了與雄鳥交配與繁殖恥骨間距明顯變寬。桃臉情侶鸚鵡_互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