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家中有養毛小孩或是貓咪的飼主們,是不是有時候覺得寵物們變得很鬱悶?是不是健康出了什麼問題,還是精神上的壓力,或許在你收養他們以前,他們不是這麼幸福!以前的生活有可能對毛孩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寵物受不良對待會出問題
1、遭受虐待打罵
寵物曾經在街頭流浪過,或曾經遭受虐待、打罵,或者受到嚴重驚嚇,會比較容易出現精神疾病,而且脾氣也會比較差。
2、作息日夜顛倒
現代人生活習慣不佳,例如:長期熬夜,每天凌晨三四點才回家,睡到中午或下午,有些寵物難以適應主人作息,長期下來形成壓力,精神錯亂,也可能造成寵物行為異常。
延伸閱讀:寵物狗狗健康 可從便便來觀察
3、出現異常行為
若家中寵物出現異常行為,例如:突然在家重複踱步、走路方向偏頗、食慾不佳、行為障礙,或是突然亂大小便、亂咬人,若沒有身體疾病,主人應考慮是否該帶寵物看行為醫學科。
4、寵物也會忌妒
曾經有一隻狗在家不吃東西,後來獸醫師探究才發現,是因為主人近期養了第二隻狗,所以狗狗用拒吃的行為想引起主人關心,這種忌妒、引起注意的行為,也可透過行為矯正改善。
5、分離焦慮行為
也有狗狗與主人關係親密,但是主人只要一出門就會在家中亂竄,啃咬家具,甚至衝撞,直到主人返家才恢復,這是寵物典型分離焦慮症,亦可看醫生得到改善。
延伸閱讀:狗狗缺乏鈣質?健康營養補充看這裡!
二、寵物精神科相關治療
1、寵物專科門診
不只人類有精神科,寵物也有精神科。台大附設動物醫院開辦全台唯一的寵物行為治療專科門診,專門醫治寵物的行為偏差與情緒障礙。
2、填寫相關問卷
寵物不會說話表達,因此要掛「行為醫學科」,主人必須先填寫問卷,獸醫會如偵探般抽絲剝繭,藉由問卷還有與主人訪談、與寵物相處,了解寵物的生活背景、行為變化。
3、量身設計策略
接下來獸醫會先進行各項生理檢查,排除可能的寵物疾病,再依照每隻寵物的狀況,量身設計改善策略,進而矯正寵物行為。
4、矯正行為偏差
寵物精神科,不如說是矯正寵物的行為偏差,估計國內約有兩成寵物都有偏差行為。大多數都能藉由矯正、藥物治療獲得改善。
5、藥物治療改善
寵物其實也和人類一樣,心理創傷所導致的某些異常行為,其實都可藉由行為矯正、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飼主們要更有耐心。
延伸閱讀:讓狗狗睡好覺 睡眠品質健康加分
寵物百科發表。
圖片來源:http://goo.gl/x9q3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