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疾赤皮病診斷及症狀防治

魚疾赤皮病診斷及症狀防治


導讀:赤皮病又稱出血性腐敗病,赤皮病是成魚階段時,可能會有的一種魚病,該赤皮病的主要表現為魚體有出血發和鰭片脫落的狀況,此出血性腐敗病,是預防勝於治療的魚疾,平日加強飼養管理是最好的方法。

一、魚疾赤皮病的介紹

1、細菌性魚病

赤皮病是由螢光假單胞菌引起的細菌性魚病。主要危害草魚、青魚和錦鯉及成魚階段等。症狀為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尤以魚體兩側和腹部最明顯。

赤皮病

赤皮病又稱出血性腐敗病

2、單胞菌病原

此病是由螢光假單胞菌引起的。菌體廣泛存在于水中,土壤中。杆狀,無芽孢,革蘭氏染色為陰性。

3、螢光單細胞

螢光假單胞菌呈單個或成對排列、有運動力,螢光假單胞菌好氣,適宜溫度為25~30℃,在40℃的水溫尚能生存。

延伸閱讀:養魚皮膚病?養寵物肌膚防護須知

二、魚疾赤皮病的診斷

1、魚疾病史

根據外表症狀即可診斷。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魚的皮膚,因此病魚有受傷史,這點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2、診斷區別

注意該病與癤瘡病相區別,癤瘡病的初期體表也充血發炎,鱗片脫落,但局限在小範圍內,且紅腫部位高出體表。

3、血性腐敗

赤皮病又稱出血性腐敗病的好發個體,多為成魚階段的魚隻,觀賞魚的群體中,赤皮病主要危害則以錦鯉為最多。

4、發病因素

赤皮病的發病往往是條件性致病菌。魚的體表完整無損時,赤皮病病原菌無法侵入魚的皮膚。當魚因捕撈、運輸、放養使魚體受機械損傷,或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寄生而受損時,病原菌才引起發病。

延伸閱讀:魚疾病防治10大要點 養魚須知

三、魚疾赤皮病的症狀

1、行為症狀

赤皮病的病魚會有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還有日漸衰弱,以及離群獨遊於水面的狀況發生。

2、體表症狀

赤皮病魚,會有魚體局部或大面積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鰭充血,尾部爛掉,形成蛀鰭。魚的上下鄂及鰓蓋部分充血,呈塊狀紅斑。有時鰓蓋爛去一塊,呈小圓窗狀,出現開天窗。

3、併發症狀

赤皮病的病魚體表,在鱗片脫離和鰭條腐爛處,往往會出現水黴寄生併發,併發爛鰭病而加重病勢。發病幾天後就會死亡。

延伸閱讀:觀賞魚營養需求及飼料選擇

四、魚疾赤皮病的防治

1、魚疾治療

給病魚投餵磺胺噻唑,其方法是每100千克魚第一天用藥10克,第二至第六天減半,用適量的麵糊作粘合劑,拌入餌料中,做成藥餌投餵。

2、魚疾預防

魚缸徹底清洗消毒,並在搬運、放養過程中,防止魚體受傷;魚兒放養時,用漂白粉藥液給魚種浸洗半個小時左右,濃度是每立方米水用藥5~10克。

延伸閱讀:觀賞魚常見疾病感染及預防

延伸閱讀:水族入門:水草缸好處及設備

文章部分摘自百度經驗 58同城 時尚寵物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