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飼養方法與疾病防護

鬥魚飼養方法與疾病防護


導讀:鬥魚以好鬥聞名,原產於泰國,算是比較容易飼養的熱帶魚。鬥魚的色澤鮮豔,顏色有許多種,如果魚缸裡放兩尾成年雄魚,必定會互相撕咬,關於如何飼養鬥魚,及鬥魚常見的疾病的防治方法,以下文章魚友們一起來關心。

泰國鬥魚

泰國鬥魚的色澤鮮豔,顏色有許多種。

飼養鬥魚的準備及認識

1、水質溫度

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

2、魚缸大小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3、飼養環境

建議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可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型燈具。

4、飼養飼料

鬥魚屬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可投餵豐年蟲、絲蚯蚓、水蚤等。每次投餵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一次即可。

5、適合單養

鬥魚的飼養還是一個比較輕過程的,只要注意公魚單養,母魚可以群養如果打架可以多混養一些其他小型魚。鬥魚尤其喜愛肉食,也不是很霍霍水,特別公魚還會照鏡子。

鬥魚常見疾病及治療

1、白點病

症狀原因:白點病是泰國鬥魚最為最為容易感染的疾病,尤其是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或換水的時候水溫溫差過大。

治療方法:提高水溫至質30 ℃以上,再配合甲基藍等藥物地使用,幾乎都可以治療痊癒。

2、絲絨病

症狀原因:患此病的泰國鬥魚病症表現為全身佈滿極其細小的白粉,其白色點狀物比白點病小很多。病情嚴重時,病魚全身猶如籠罩著一層白色的粉塵。

治療方法:這其實是一些原生蟲的寄生,因而可以使用一些治療原生蟲的藥物來進行醫治,即可治愈。

3、縮鰭症

症狀原因:患此病的泰國鬥魚病症表現為體色變暗及食慾不振的現象,這通常都是因為飼養環境空間過不或者長期水質不良,引起鰓組織或全身的細菌必感染。

治療方法:除非感染過久或病入膏肓,否則用水族市場出售的一般治療細菌性的藥物進行治療就可以讓病情好轉。但是,如果不能改善泰國鬥魚的生活環境,它一樣會再次得病。

4、溶鰭症

症狀原因:和縮鰭症一樣,都是由於水質極度惡劣而引起的病症,病症表現除了病魚食慾不振、魚體色澤變得暗淡之外,病魚原本修長寬大的魚鰭會分裂散開,顯得格外乾枯脆弱;嚴重時會脫落、分解。

治療方法: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更換水質,然後使用一些治療細菌性的薌或抗生素即可在短時間內治愈,但已經溶解的魚鰭雖然能夠恢復,卻不會像以往那麼修長了,特別是魚鰭邊緣部份會因為創口癒合而顯得粗糙不堪。

5、爭鬥損傷

症狀原因:泰國鬥魚往往會因為爭鬥而造成魚鰭、魚體部份的損傷,在水質不佳或其他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細菌、黴菌的入侵而感染患病。

治療方法:在發現泰國鬥魚受到損傷的情況下,即時使用一些抗生素的藥劑有助於它們盡快恢復以及避免生病感染。

資料整理來源:時尚女性網 水族網 魚友之家

寵物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