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驅蟲時間 常見問題解說

貓咪驅蟲時間 常見問題解說


導讀:有飼養寵物貓兒的人,一般都知道要幫忙愛貓做相關的驅除寄生蟲動作,只是在進行驅蟲行為時,其實有不少疑慮與觀念需要釐清,此向主題即是要說明,關於比較常會碰到的一系列疑問,希望能夠為大家解惑!

一、九大項多見疑慮分析

1、驅除蟲隻類別

通常來說,常規的驅蟲行為是指線蟲以及絛蟲,而線蟲中又以蛔蟲及鉤蟲最為常見。

2、貓兒驅蟲年紀

小貓咪大約在滿月後即可做頭一回的驅蟲動作,但這時只可驅線蟲,絛蟲要在兩個月大後再進行。

養貓知識

3、驅蟲間隔時間

此要視愛貓的活動範疇而定。若貓咪完全是飼養在室內的情形,則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常規驅蟲;若貓咪是能到外頭走動者,和外界流浪寵物接觸機會較多時,盡量每一季進行一次常規驅蟲。

溫馨提醒:原為室內豢養的貓咪,若不小心走失,在尋回後就要進行常規驅蟲;如有新貓要接觸原本的貓咪時,除了隔離以外,也要進行常規驅蟲;母貓決定配種前,也要進行軀蟲,預防蟲延後代。

延伸閱讀:養貓須知:正確驅蟲除蚤有妙招

4、驅蟲與預防針

在打預防針時,獸醫皆會進行整套的相關檢查,如果一切正常,精神和胃口也不錯,基本上驅蟲會成為一項預防性的投藥,那麼此兩種是能夠一起進行的。

溫馨解說:假若在糞便檢查裡發現貓兒已有許多蟲卵時,獸醫將會考慮將此兩項者分頭進行,應先做驅蟲動作,再確定寄生蟲的感染已經解決時,接著才會做預防針的注射。

5、家貓定期驅蟲

即便曾有投過驅蟲藥,也不表示有100%的藥效,而定期驅蟲即是彌補此方面的缺漏。此外,就算是飼養在家的貓,還是躲不掉與外界聯繫的機會,總還是有太多被感染的可能性,故仍要定期動作。

6、糞便檢查無疑

此最常使用的採樣辦法,即運用測體溫時沾附於溫度工具上的糞便,做顯微鏡下的測查,因此這樣的方式,無法表示最真切的情形。如果有發現蟲卵時,代表100%感染的可能性。

溫馨解說:如果未發現蟲卵,也不表示體內真的無任何寄生蟲的感染,所以通常都會採用所謂的常規驅蟲,即無論是否有寄生蟲的問題,都要進行固定的驅蟲計畫,此對貓的健康才有多一層的防護。

延伸閱讀:養貓驅蟲除蚤時機要領要知道

7、相關感染徵兆

若是感染蛔蟲,會有嘔吐、下痢、腹部膨大或疼痛、體重下降、咳嗽、少見的腸阻塞;若是感染鉤蟲,則會出現下痢、黑大便、嘔吐、重量減輕或因貧血而虛弱與嗜睡。

溫馨解說:如是感染絛蟲,則不會有顯著情況,原則上是飼主會發現絛蟲的體節附著於糞便、肛門或散落在環境裡的乾燥體節等。

8、吃驅蟲藥拉蟲

若腸道中真有寄生蟲的問題,在投驅蟲藥的幾天中,皆有可能會將蟲排泄出。某些蟲會蠕動不停,有些已經死亡,部分會被埋藏在糞便裡而沒法被察覺,也有被腸道消化後而無法見到完整的樣子。

溫馨解說:如果寄生蟲的感染數量相當多時,貓兒很有機會把蟲嘔吐出來,通常蛔蟲感染最多見;而絛蟲於一般狀況中,即會一直由貓兒的肛門口排洩出體節。

9、寄生蟲傳染人

貓咪若感染了蛔蟲,仍有機會傳染給人,只是機率不高;而某些較不常見的鉤蟲品種,同樣也會傳染給人類;倒是絛蟲並不會直接傳染給人類。

延伸閱讀:貓咪感染寄生蟲六個途徑

寵物百科發表。

圖片來源:http://goo.gl/Dqb937